从建筑业农民工到建筑产业工人转变的思路 建筑业农民工的由来及现状

     1987年鲁布革改革经验推广,建筑行业管理层、作业层两层分离,建筑业的用工形式发生了很大变化,计划经济时代建筑企业原有的产业工人队伍消失,同时为了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大量的农民以非正规用工方式成为一线施工作业的主力。由于相当多的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没有一定的技术,几乎是丢了镰刀拿瓦刀,未经培训,所以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纪律性较差,甚至自由散漫,与传统的产业工人的观感印象相差甚远,因此被赋予建筑业农民工这样一个特定时期特定指向的称谓。建筑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人力资源是建筑业的第一资源,是建筑业发展的基础,过往几十年来,农民工群体为经济发展、城镇化建设作出重大贡献。同时也要看到,当前我国以农民工为主体的建筑工人队伍存在无序流动性大、老龄化现象突出、技能素质低、权益保障不到位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建筑工人产业化发展之路是必然选择。产品和服务是由从事产品和服务工作的人创造的,没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就不可能创造出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建筑业未来“高质量发展”,没有一支年富力强、技能素质一流、富于组织性、纪律性的建筑产业工人队伍,只能是一句口号。

     

     建筑产业工人培育之路——政策|对策|建议

     建筑产业工人的主要培育基础是现有5000余万建筑业农民工的改造升级,通过加强保障、建立注册、培训、分流、转变组织形式和加强组织宣传等机制体制建设,通过新技术发展特别是数字化技术和建筑产业化升级技术促进生产关系变革,打造全新的建筑业劳动力体系,提升建筑工人职业化素养,树立新时代建筑产业工人的新形象,吸引更多新生代劳动力加入建筑行业,助力建筑行业持续高质量发展。

  •      加强机制建设是重中之重:

     人力资本是行业发展的基石,培育新时代建筑产业工人是实现我国建筑业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的关键环节。住建部等12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培育新时代建筑产业工人队伍的指导意见》共提出了4个方面11项主要任务。为保证《指导意见》4个方面11个任务的顺利执行和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需要围绕着4个方面11个任务,进一步完善科学的、可执行的机制建设。建立强制性建筑业工人注册制度,所有建筑业工人必须注册后才可参与项目施工作业;而雇主也必须聘用已经注册的工人进行相关工作。工人按照所属工种申请资格证书。过程需进行继续教育培训,一定时间未有从业经历,且未参加继续教育,资格证自动注销。无证不得参与工程作业。工人从业情况需用工单位予以评价,项目奖惩、失信记录亦应记录在册。项目结束离开需及时办理注销,否则不经核准不得进入新项目的施工。注册制度能约束工人的无序流动。有效评价、奖惩、失信记录能约束工人的日常行为规范。其次通过准入制度确认建筑产业工人职业化身份地位。建立建筑业农民工有序分流机制,建筑业承担了几十年的农村富裕劳动力分流工作,也为社会解决就业问题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随着建筑业产业化、数字化、信息化发展趋势,对于从业人员的技能素质有了较高的要求。行业准入门槛逐步提高。不再是任何人都能当建筑工人,要建立有序分流、汰换机制,年龄大、有高技能水平的工人,可以转为管理者,成为公司、项目部质检部门的技能导师或质量管控人员。积极参与技术工艺辅导及质量管理工作,改变建筑行业质量管理者科班出身,只懂标准,不懂实际工艺操作的现状,把质量控制从事后延伸到事前、事中。对于那些素质难以提升,不适合成为新时代产业工人的人员逐步分流到其他行业,对于那些严重失信、自由散漫、素质差人员,则淘汰出建筑业。实现用工方式正规化,管理方式规范化。鼓励、引导有一定组织、管理能力的“包工头”通过合伙制、入股、或独立建立作业企业、做专做精专业作业,成为建筑业用工主体。将一部分劳务公司转型为建筑业人力资源管理服务公司。以(劳动关系管理、社保管理、薪酬管理、工伤 (亡 )事故处理、劳动争议处理、档案户口托管、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职业技能鉴定、招聘业务、培训业务、管理咨询、成人教育、信息化技术、工会关系管理)服务或者合作的方式将施工、作业企业非核心业务的交付管理剥离,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让企业将有限的资源聚焦于更具核心竞争力的领域 ,实现集中力量办大事。教培工作是打造具有严明的组织纪律,有较高的职业素质的现代产业工人的重要手段。目前,国内的建筑业作业人员主要以未经过系统培训的建筑工人为主,无论是社会、企业,对其职业生涯发展、个人素质提升的关注都较少。因此亟需建立完善建筑工人技能培训组织实施体系,制定建筑工人职业技能标准和评价规范,完善职业(工种)类别,制定技能级别及职业道德、法律法规、专业技术理论和实操培训教材、考核题库编制,发挥行业资源优势,建立培训基地。也可以利用社会资源,校企合作、购买社会培训服务等形式组织培训。推行终身职业继续教育培训制度,应以“培训宽进,考核严出”为原则。探索开展建筑劳务岗位继续教育、技能培训、学历继续教育、教培一体化的融合,增加高技能、高素质人才供给。制定以技能为导向的科学合理、有足够吸引力的建筑业产业工人晋升通道和激励机制。鼓励各主管部门、协会、企业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技能竞赛。对在全国性甚至国际性大赛中获得优异成绩或者在实际工程实践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建筑工人允许破格晋升技能等级,完善建筑职业(工种、技能等级)人工价格市场化信息发布机制,并为建筑企业合理确定建筑工人薪酬提供信息指引。企业亦可尝试建立首席技师制度、劳模和工匠人才(职工)创新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和高技能人才库,根据工种类别和技能等级划定具有竞争力的薪酬福利待遇。切实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实现技高者多得、多劳者多得。此外,各地政府部门除学历类、职称类政策补贴外,还应该加大高技能人才政策补贴。

  •      加强保障:

     建筑工人为我国的城市发展及现代化建设做出了不可估量的奉献。但由于市场经济的自发性、盲目性以及滞后性等弊端,以及我国二元结构社会特殊情况,导致了社会分配不均,不能有效保证他们的基本权益。没有保障、没有公平,谈何责任奉献、更遑论家国情怀。因此建筑工人的社会保障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具体思考如下;加强保障执法力度,保障用工合同(协议)签订和过程用工监管、保障建筑工人工资按期足额发放,使建筑业用工迈向同工同酬、同工同时、同工同权的平等、合规之路。合理安排工序、工期,提高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改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加强职业健康检查,按规定提供劳动保护用品(不要一顶劣质安全帽就是劳动保护用品的全部)。增加机械及工具开发应用。最大限度地降低作业强度,减少生产安全事故和职业病危害。加快推进构建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系统,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最后壁垒。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落下,构建一个机会平等、利益共享、公平正义、欣欣向荣的和谐社会。

  •      积极利用科技进步,推动生产关系变革:

     科技进步能推动生产力发展,并促进生产关系的变革。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新型工业化是真正加快实现培育新时代建筑产业工人的抓手。利用数字技术建立工人保障平台(浙江省建筑工人保障在线就是一个很好的实践探索)。该系统(平台)诸多功能板块(职业准入板块、职业化培训考核板块、就业服务板块、福利保障板块、诉求支持板块等,具有及时收集建筑工人和用工单位的双向诉求、有评价信息并建立动态可追溯的电子档案等功能)。一旦用工单位与建筑工人在系统(平台)达成一致用工意愿,系统(平台)自动签订电子劳动合同(协议),并对该用工过程的工伤保险、商业保险、薪酬福利等合同履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另外,还可以加入各地域用工指导价、行业政策和建设项目动态信息、城市生活指南等一系列模块、使该平台成为第三方服务、监管主体。加大科研投入,加快建筑业现代化转型升级,利用数字技术、建立现代化生产体系,促进设计标准化、生产工厂化、施工装配化、装修一体化、管理信息化、应用智能化,机器人建造等新型建造方式和建造科技的探索和应用,通过技术升级推动建筑工人从传统建造方式向新型建造方式转变。加快建筑工人转化为新时代建筑产业工人的速度。

     

     建筑产业工人培育之路——自我发展

     现阶段行业对建筑工人的评价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弱势示强,偷工费料”。社会形象整体不佳,除了宣传力度影响外,自身也存在着极大的问题,现阶段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和建筑业高速发展,新时代建筑产业工人的培育发展逐步加快了步伐,建筑工人需要保持一种持续的对生活的满足和感到生活有巨大乐趣并自然而然地希望持续久远的愉快心情,应该意识到,幸福是心灵的一种感觉,它最终的决定权在于自己,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年轻的新生代建筑工人希望融入城市社会,首先自己要在心理上文化上融入城市社区。要改变自己小农意识的根深蒂固、城市文明意识相对缺乏的现状,树立新的价值观、心理意识和思维方式,进而改变自我,调整行为模式。用积极的方式回应今天的困境,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应该积极乐观的去面对,而不是一味的抱怨现有的制度、现有的生活方式,不公正感;社会保障不足的不安全产生心理落差,引发焦虑感。有两种方式可以调节落差,一种是通过努力,提升了能力、绩效、获得感,追上目标;另一种是调低目标。成才意识是整个人生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乎个人成才的诸多观念。要有勇气面对社会的“歧视”,努力争取改变自己的命运。知识是成才的基础,能力的提高首先来源于拥有一定的知识。要坚信有技术的自己将能改变自己的未来发展,现阶段社会上各类通过自学成材的建筑工人案例比比皆是。随着行业培训教育机制的进一步落实,建筑工人受教育的机会越来越多,投资自己、发展自己是改变自身命运的有效途径,另外前期培训教育刚出台,相对会考虑行业建筑工人的现有知识结构现状,考评会简单一点,因此越早发力,收获越大。还有许多建筑工人已经具有了好几本证书,只不过可能年检过期,应该想办法尽快补上。农民工需要具备主动意识。在经历中,直面工作中的矛盾和问题,用创造力和主动性去完成任务,我们就增长了经验和能力;在经历中,发现自己的弱点,针对不足之处加强学习,我们就增长了知识;在经历中,学习优秀前辈的经验,掌握一项工作的规律,找到改进工作的方法,我们就增长了智慧;在经历中主动沟通,我们就增长了见识。老一代建筑工人,在长期实际工作中,通过自己努力掌握一定工艺技能,那你就认真琢磨自己的产品,精益求精,经得起市场的考验和推敲。树立起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所谓崇高的“工匠精神”细心耐心一些,做事踏实一些,专注一些。靠你的手艺,靠你的耐心、靠你的专注去引得别人的关注,引得别人的认可。龟兔赛跑的故事就是一种诠释。工作再累,环境再艰苦,生活再苟且,也要把自己收拾干净。去做一个“干净”的人。用行动告诉所有人,要做一个有讲究的人,这是一种自信。想要获得别人的尊重的前提是自信。建筑工人在向建筑产业工人的转换过程中,需要与社会发展、政策制度、法律法规相结合,具体在以下几个方面着重开展行动:要关注新技术应用导致的工艺变革,建筑装配式发展是必然的方向,未来会导致现阶段钢筋、模板、混凝土等现场作业工种的需求减少,有些非主流小工种甚至会消失,而装配式安装工需求会增加,因此要引起关注,为未来职业发展早做规划。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BIM”技术会得到广泛应用,基于目前装配式发展过程的一些问题,未来设计会标准化、构建预制也会标准化,它的基础就是数字化BIM广泛使用,这会大大改变现阶段的施工技术应用,模板配模、钢筋翻样、工程量结算等一些基础技术工作都会变得更加直观、精确。但前提是你需要掌握BIM技术的应用,需要你改变固有的工作习惯。过往的专业工种分工,因为需求关系少了,工作内容和范围减少了,再细分工种作业,会给工序安排和作业面流水施工带来难度。其次未来社会保障跟上了,片面追求工期速度的现象会受限制,作业时间也会逐步回归正常,人员也需要固定。为了降低劳动力成本,减少窝工,具备钢筋、泥工、模板等综合工种技能的工人会大受欢迎。以往工地上人山人海的场景可能再也不会出现,一个三层地下室,10万方左右的建筑用工可能就固定个70多号人。因此现阶段多学一些技能很有必要,多技能在身,找工作不愁,万年的建筑业这话一点都不夸张,这个行业将伴随人类的发展一直会走下去。以数字化技术为基础的信息化建设是整个行业、企业提升管理、提升能效的必然趋势,工人是建筑施工中不可缺的资源要素,因此要主动拥抱、融入信息化建设之中,积极响应,努力掌握相关技能,它能帮助你更加精确、更加快捷获取工作成果——工程量结算及工价信息,更快的拿到你的报酬,更快的反馈你的问题,解决你的需求。加强法制意识,要跟上社会的发展,个税、社保缴纳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公民应尽的责任,也是国家发展建设和未来个人养老的基石。这点希望改变固有的思维,在实际生活中积极予以配合。如果不配合的话,你的收入情况国家是看得一清二楚,届时处罚会使你的收入荡然无存,还会被列入信用系统。未来社会建设重点之一是信用社会建设。保持个人征信良好非常重要,他对你个人就业、买房、贷款、消费、出行等都会带来限制。所以在实际工作生活中要注意以下几个事项:首先要遵章守法,个人的一些不规范的行为要注意纠正,纳税、社保要主动配合相关工作,交通出行、就医、参观游玩、借贷事项等等都要注意;其次工作中要注意自己的一些不当行为都可能被记录在案,发生重大违规事项会被列入黑名单,并上报征信系统,会被行业禁入。对于你个人就业造成相当大的麻烦,会被限制上述所讲的各类社会活动。当这个时代给不了人们答案,时代要淘汰我,我只好更努力一点,作为个体的我们,谋自己的出路,就是谋国家的出路,争自己的人格,便是争国家的人格!

 

首页    行业动态    行业资讯    从建筑业农民工到建筑产业工人转变的思路 建筑业农民工的由来及现状